这群天大青年,正在“行大运”!
绵延千里的大运河
沟通着燕赵沃野、齐鲁大地、江南水乡
流淌千年的大运河
承载着文化瑰宝、人文故事、民族记忆
“行进中国大运河”
已成为如今运河两岸人民发扬大运河文化的口号
天大的一群有志青年
依托“行大运”的美好寓意
开启了对大运河的深入探索
“把大运河这篇文章做好。”2023年9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谆谆嘱托寓意深远。2024年正值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。十年来,中国致力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,使古老运河正迎来新的生机。
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大运河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。这个暑假,天津大学奔赴山海实践队的成员们从北京通州出发,一路向南直至浙江杭州,在沿线的八座主要城市及七大河段开展了深入的调研实践活动。他们走进街头巷尾,亲身体验丰富多彩的运河文化,对运河水质进行细致研究,同时认真听取专家意见,为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利用好大运河贡献着青春的智慧与力量。
穿越时空的对话:探索运河的古与今
从“灯火明京城”的北京段到“拱宸万家河”的浙江段,为了更好领略大运河的前世今生,他们的足迹遍布大运河的各个角落。实践队拜访北京通州文旅局调研运河文旅现状,步入德州古村领略非遗文化风采,走进扬州施桥船闸探索运河航运生产模式,深入拱宸桥运河街区街区学习杭州运河开发的新模式……
流动的文化遗产
“不负一河文脉,俯仰古今春秋。”实践队成员们共同探索北京通州大运河博物馆、中国大运河博物馆、中国刀剪剑博物馆等共九所陈列非遗、展现运河文化的博物馆。实践队成员通过博物馆内陈列的件件文物,对历代大运河的修建过程、引水原理、船舶结构、漕运制度等方面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,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认识飞跃。
文物虽静默无声,却守护着各自承载的悠久故事。当这些古老文物遇见青春洋溢的大学生时,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悄然展开——青年们沉浸其中,体验着运河独有的魅力,让那些沉睡的历史片段在现代社会重焕新生。
此外,运河旁的非遗文化如星辰般璀璨夺目,交相辉映。实践队成员们也在各地亲身体验独特的运河非遗文化。在北京,他们近距离接触青铜器的制作与修复技术;在沧州,他们体验漆扇的传统制作工艺;在德州,他们亲自参与到宋窑红绿彩制作技艺的环节……
智慧的现代航道
在施桥船闸,实践队亲眼见证了现代智慧航运的生动实践。“扬州航务中心的根本任务是实践利用。要首先保证好大运河最重要的功能——安全、高效的航运生产,再依托大运河航运这一实际价值,使历史文化生根拔节。”庄俊主任的话语掷地有声。为了进一步提升船运效率,高效维护航运秩序,扬州航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不断探索,开发了包括智慧过闸系统、船舶感知系统在内的一系列高科技智慧系统。自古以来,运河的开发是中华儿女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勇敢尝试,更是推动社会进步、促进经济发展的创举。
传承中创新:绘制运河文化的明天
运河水质检测
实践队成员依托自身理工科专业优势,在天津北运河、南运河等水域采集水样。随后,他们积极与天津大学环境学院及建筑工程学院建立合作,对采集到的运河水样进行了细致全面的分析。测量内容涵盖了总氮、总磷、氧化还原电位、化学需氧量(COD)等十项关键水质指标。这些指标,指明了未来天津段运河生态治理的发展方向,为实现运河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“青春方案”。
政府机关座谈
实践队成员先后与北京通州文旅局、德州新湖街道运河开发办、聊城文旅局等单位座谈,提出青年在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利用好大运河上应有所作为。实践队建议采用“运河故事剧本杀”这一新颖形式,让参与者沉浸于运河的历史长河中,体验并传承好运河文化的精髓;同时,利用快闪拍摄等现代传媒手段,捕捉运河之美,扩大运河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。此外,他们还倡导加强校政合作,整合资源,共同为大运河的保护与利用贡献智慧与力量。
实践队还注意到,各地已成功举办的运河文化节成为了展示运河沿线非遗技艺、传统艺术表演等文化瑰宝的重要平台,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的积极参与,也有效提升了运河文化的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。
面对未来
我们需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
积极探索文化的传承之道与创新之路
让古老而又年轻的河流
在新时代的浪潮中
继续流淌智慧与希望
天大青年将以此为己任
心怀热爱
奔赴下一程山海
内容来源 / 天津大学奔赴山海实践队
编辑 / 凌望尧
底图制作 / 范逸涵 张亦欣
审核 / 王鑫 梁绍楠 薛子易
「 天 津 大 学 新 媒 体 中 心 」
投稿 & 加入我们 Tju_nmc@163.com